• 【課堂側記】打開感官,拜訪植物的世界

    撰稿人:陳淑茹






    由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張育森老師開設的「園藝福祉」課程,不僅由張老師教同學們認識園藝福祉,還有台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的老師們,帶著同學們進行療癒滿分的實作。「園藝福祉」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,利用植物、園藝活動提升人們的心靈,也增進生活的健康。今天的課程,同學們進入花與音樂碰撞出來的聽覺饗宴,以及天然植物帶來的視覺、味覺上的享受。


    花卉的音樂世界

    當我們觀賞一朵花,看見其鮮豔的顏色,聞到撲鼻的芬芳,觸摸到他的凹凸不平,有時候甚至能夠嘗到入菜後的滋味,聽覺卻時常缺席。張老師認為當園藝植物與音樂結合,能夠讓我們從聽覺的角度去欣賞花卉,欣賞自然。

    老師以九首歌曲介紹秋天植物與文學、音樂的結合,同學們彷彿被這些民歌帶進台灣19701980年代。當時歌曲常藉詠嘆自然抒發情緒,如改編胡適新詩的《蘭花草》,詩中敘述盼望花開的急迫,易懂的歌詞與旋律是民歌的特色,在校園團康常唱的《小草》亦是,以小草的形象譜出激勵人心的歌曲,而《秋蟬》則是讓歌者化身為蟬,傾訴一股濃濃的愁緒,勸人要及時把握美好時光。

    深秋楓又紅,秋去留殘夢,我心付諸於流水,恰似落葉飄零」這首是劉家昌為同名電影創作的歌曲《秋詩篇篇》,秋天的歌曲常寫到葉子紅了、落下,以表物換星移之感,老師也補充,這是因為葉子落下前葉綠素會分解,依著花青素、類胡蘿波素佔比呈現出紅色或黃色,而強光、溫差、弱風都有利葉子的變色。在童趣風格的《西風的話》、電影歌曲《楓葉情》都有相似的描述。


    最後,當同學們回饋希望加入流行歌曲、國外歌曲作比較,老師回應好的音樂能夠跨越世代與國界,如《幾度花落時》原為古粵曲,由日本人改編,後又翻譯為中文歌曲,也常是國外的管弦樂團的表演歌曲。音樂不需經由言語,且如人飲水,每個人的感受不同,重要的是從中取得美好的經驗,得到療癒的力量。

    與植物有染
    植物染(草木染)運用植物的花果、根莖葉獲種子作為染材,染劑取自於自然,染完布之後倒掉也能被自然分解。和一般市面上化學染劑不同,植物染的顏色比較典雅,不那麼鮮豔,卻能從中感受自然的變化。來自台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的健康園藝師賴淑惠跟同學們介紹,植物會隨著季節交替、氣候變化、環境改變,變化出不同的色彩。比如七里香在開花之前摘取,能染出漂亮的翠綠色,開花之後顏色會漸漸褪掉,因此植物染需要培養對植物的認識,何時開花、凋謝、含苞,何時摘取能染出最合適的顏色。植物染的原料可搜集地上落葉,適量摘取野生雜草,或是到中藥行、產地購買,也能自行摘種而來。


    植物染的步驟大抵如下,首先需要「精煉」,用精煉劑或洗衣粉,洗掉纖維的油質、雜質,接下來將植物煮成汁後,由於植物染色彩著力點不佳,需要多次複染增加堅牢度,浸泡後陰乾,持續幾次後,顏色會一層一層的顯現在布上。當場因時間關係,同學們只負責浸泡前設計步的花紋,由其他園藝老師幫忙事前染劑與浸染,這次的染劑使用洋蔥皮,能染出漂亮的土黃色。現場準備冰棒棍、竹筷、橡皮筋、彈珠等等工具,首先先從摺布開始,折的時候角要跟角對齊,搭配反折,最後的紋路較不死板。竹筷轉動布,用橡皮筋紮起來並推緊,會呈現出雲彩搬細細紋路,冰棒棍、彈珠用橡皮筋紮緊後,能夾出菱形及圓形圖案。老師一步步的講解如何製作出精美的圖形,但同學們也展現出創意,有的人手拿一坨捲起來的布,有人是方正的,還有三角形等等,而最後圖形大不相同,每個人手作時都帶著小孩子般雀躍的笑容。


    在等待浸染上色時,賴老師還介紹了薑黃,薑黃是植物染中常見的黃色染料,此外,薑黃本身還有許多功能。因為其消炎功能,能夠舒緩女生的生理痛,古代拿來製成小孩子的衣服,薑黃形成抗體,小孩不易生病。另外還可以抗氧化,古代用薑黃磨成泥加入蜂蜜,有預防感冒的功能,雞湯加入薑黃切片、枸杞、紅棗,可以活血。薑黃的味道不像一般地薑有辛辣味、嗆味,現場同學品嚐薑黃粉與蜂蜜製成的薑黃蜜吐司,蜂蜜中和了薑黃的淡淡苦味,入口能聞到薑黃特有的香味,不過也有同學因為蜂蜜加太少而嚐到類似中藥的味道。

    這堂課同學們打開了感官,從染布的視覺、品嚐薑黃的味覺與嗅覺、以及欣賞音樂的聽覺,感受植物、園藝與自然,雖然是在花卉館的教室上課,卻彷彿置身在大自然中,進行一場感官的饗宴,心靈的療癒。



  • You might also like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