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領域、跨場域的創新實作課程為共同目標,然而,作為教育部子計畫的臺大PLUS計畫,在回溯先期計畫的實踐成果時卻發現,與時俱進的課程設計之下,教學影響力的評價機制仍是在以數字為導向,而這些數字真的能夠反映「高教深耕,社會責任」的計畫目標嗎?
也因此,臺大PLUS計畫於2018年6月21日舉辦【Plus Impact教師工作坊】,以「你的教學影響力,比你想像多更多」為主題,聚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教授與業師,於城鄉所公館樓101教室進行交流,期盼能一同討論一個更合適評價教學影響力的機制。
目前教學影響力是以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關鍵績效指標)作為評價方式。針對社會實踐類別的課程來說,在撰寫計畫結案書時,大多都還是聚焦在學生參與人數、活動場次、創業團隊數量及其未來效益。「量化KPI不可能有意義,那什麼有意義?」張聖琳老師如此問道,並希望透過這次工作坊的討論,讓未來教學影響力的評價方式不再止於數字的呈現,而是轉換至另一個新的層次。此次工作坊的主持人余峻瑜老師也表示,目前KPI的設定其實是很不「促效」的,但在評論社會實踐課程成果時,應該採用更動態的機制。
社會責任X大學:社會責任是什麼?和大學又有什麼關係?
在進行評價機制的討論之前,主持人余峻瑜老師邀請大家先回到台大PLUS計畫的核心,針對「社會責任」進行聯想與概念化,並以此作為發想時的基礎。透過便利貼的分群,可以將老師們的想法歸納為兩大屬性、九大類別:
- 原則屬性:天人合一、自我實現、目標、永續環保、公平正義、社會關係
- 操作屬性:共享、關懷弱勢、行動
這樣的分群可以更進一步串接成一張網,但在這張網之中,大學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而社會責任對於大學來說,又有什麼意義呢?談至於此,主持人余峻瑜老師認為討論走向有些發散,也因此建議老師們分成兩組,針對「社會責任X大學」有更聚焦、更深度的交流。由范雲老師、張聖琳老師、蘇碩斌老師、謝昇佑老師及搜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倩宇業師所組成的第一組,以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(USR)」作為出發點,提出社會責任與大學之間的連結應該著重於「社會連帶關係」(social solidarity),以「改變社會關係」為目標,而達到理論學習及實踐反思兩個層面。張聖琳老師也以自身進入坪林、結識茶農的經驗為例,「於是乎你會在一個時間軸裡面,漸漸地看到那你跟這個地方的人有了不一樣的關係,而且你會在乎這個關係。」
而由黃書緯老師、洪伯邑老師、簡妤儒老師、闕河嘉老師及倫敦學院大學博士候選人張晃維所組成的第二組,則是透過回溯過往課程經驗,描繪出「社會責任X大學」的理想藍圖。洪伯邑老師認為,透過讓學生進入場域、進入真實的環境中學習,能夠讓學生對於未來有更廣闊的想像,並且和社會產生一個連動的關係、開拓一些新的可能。黃書緯老師也有感而發,「大學經常在談社會責任,可是大學最沒辦法說的就是社會關係。」因此,范雲老師也強調,建立一個更合適評價教學影響力的機制,納入良好的、可操作的指標,去觀察學生進入社群後該社群的改變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透過指標能夠,我們才能更清楚的看見社會關係,而社會關係正是「社會責任X大學」中的核心。
大學PLUS計畫:建立評價機制、落實社會責任的精神
「所以臺大PLUS計畫期待的是把目標往上拉,並思考如何透過社會關係實踐社會責任的概念。」主持人余峻瑜老師如此回應。而在討論社會關係時,當然也必須將社會關係中的stake holders納入討論。老師們從臺大PLUS計畫為圓心,並繪製出在設想一跨領域合作的平台機制時,需要關注的目標對象,以及對象間的關聯性。
至於機制設計的部分,余老師也建議能夠以網路圖(Network planning)去作描述,把目前存在的角色及其互動點出來,並拉入時間軸的概念,透過點的屬性、距離、連結,去觀察未來還能再新增、強化哪一條線。業師朱倩宇也提出將來可以參考聯合國的「全球永續發展目標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。SDGs兼顧「經濟成長」、「社會進步」與「環境保護」三大面向,並以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作為未來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,對以「宜居、定食與文化」作為三大主題的大學PLUS計畫而言,除了在議題上、社群上的跨界能作為參照,在檢驗機制的設計上也能提供比較細緻的建議。
在這次的【Plus Impact教師工作坊】中,張聖琳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達成初步共識,未來在建構評價機制時,可以透過老師們的課程作為真實的、多元的個案,並以此回推機制的細節。老師們不但針對社會責任有更多的討論,也提到「希望台大能夠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系統,翻轉目前僵化的作法」,除了讓老師們感受到教學影響力的力度,更落實台大的社會責任。
封面圖片來源: https://ppt.cc/fTM9Tx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